一边是食品安全大如天,一边是初级农副产品关系到老乡的生计。
近日,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的林先生,因为在网上售卖了父亲腌的酸菜,被消费者投诉到当地市场监管局,认定为“三无”产品,并被索赔千元。林先生表示不能理解,单价只有9.9元的酸菜,让他赔偿1000元。同时也表示,宁可市场监督部门罚自己1万、2万,也不给索赔者那1000元。目前,当地市场监管局正在进行调解。
9.9元的自制腌酸菜,居然要索赔千元,这是翻了100倍,远远超出“假一赔十”的法定标准,而且不赔偿就举报,让职能部门做出处罚。
食品安全大于天,我国《食品安全法》对于食品包装、标志、许可证做了严格的规定,这是为了守住食品安全的红线,提升舌尖上的安全。
但也要看到,很多的乡村传统农副产品,比如腌菜、腊肠、酱鸡、晒干虾,本身就是家庭副业,不可能是标准化工厂生产的,产量不大,使用的还是传统工艺,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“土味”。在微信群里、小集市上有零星售卖,这也是很多农民家庭的一条勉力致富的路径。那么,这些零星售卖的农副产品,是否必须要像正规食品工厂那样严格接受食品安全认证,否则就算“三无产品”?
事实上,类似的农副产品因为“三无”被高额索赔的个案已经发生过不少了。去年,四川一位猪肉摊老板在网上推销自制的腊肉、香肠,被某网友购买了2000元的香肠后,随即遭遇退一赔十的诉讼。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也曾表示,自己在推广当地土特产品时就被“职业打假师”盯上了。她表示,目前QS认证(SC认证)的认证成本高,普通小商户无法承担这些费用,这就让很多“打假人”有空子可钻,成为老乡们推广自制土特产品的“拦路虎”。
一边是食品安全大如天,一边是初级农副产品关系到老乡的生计,农副产品规范化是大势所趋,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,尤其不能让“职业打假者”在其中兴风作浪。
现行的《消保法》规定“退一赔三”,《食品安全法》规定“假一赔十”,这在法律上被称为“惩罚性赔偿”,初衷是调动民间维权的积极性,弥补维权成本。但是,一些“职业打假者”已然和公众的诉求南辕北辙,他们的打假不指向食品安全,而是滥用一些技术规则,在“鸡蛋里挑骨头”,比如紧盯着海淘产品中没有中文标识、广告里“最”“顶尖”等《广告法》明确禁止的极端用词,以及一些初级农副产品没有食品安全许可等。
从治理角度来说,相关部门要精准执法,不能让“职业打假人”得逞。其实,新《行政处罚法》已经明确规定轻微违法行为“首违不罚”的原则,像广告里用了“最”字、零星卖农副产品预包装不规范,这些是不是能适用“首违不罚”?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,也要给土特产一条活路。
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克鲜
上一篇:京东美妆3.8节盛大开启 王濛亮相适乐肤京东直播间 下一篇:售卖“冰墩墩”小夜灯?立案查处!
关键词:,酸菜
标 签:
说起2014年巴西世界杯,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号称“最强颜值”的德国队,也许就是知名主持人刘语熙。关注体育的小伙伴一定对这位女神毫不陌生,想当年一身球衣傍身,“凉透”了多少球迷的心!甚至有不少球迷主动寄出支..
北京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 今年已开工58项重点工程..
10月12日香港疫情最新消息:新增1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..
..
父亲拐卖亲生女儿打赏主播 检察机关建议撤销其监护资格..
..